长安区肖养红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用实干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 时间:2025-05-08 09:51 字号:

  “收获太大了,在人民大会堂见到了很多劳模。这些天,订单也是一个接一个……”提及这个五一假期,肖养红难掩激动之情,手中大把的桑枝纷纷投向林下的鸡群。

  近日,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杰出劳动者齐聚一堂,共同接受国家的最高荣誉。在这光荣的行列中,长安区鸣犊街道的肖养红因其在乡土大地上的辛勤耕耘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在大会上接受了党和国家的表彰。

  这位从田野中走出的“巾帼劳模”,用超过三十年的不懈奋斗,谱写了一段深植乡土、惠及乡亲的励志篇章。

  从裁缝作坊到“桑虫鸡蛋”创业路上步履铿锵

  1990年,肖养红嫁入强家坡村,面对贫困的家境,她毅然决然地“向穷宣战”。从一个小小的裁缝作坊起步,她白天辛勤工作,夜晚亲自送货,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积累了“第一桶金”。2012年,她抓住机遇创办了蛋鸡养殖场,在面对疫病的冲击和市场的波动时,她咬紧牙关坚持下来,最终成立了万缘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300多名村民共同走向富裕。如今,合作社的年产量达到1500吨鸡蛋,创立的“向阳川”品牌荣获“陕西省著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

  绿色创新塑造品牌科技赋能开拓新路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肖养红深知品质是立身之本。她引入了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研发了无添加剂的饲料配方,并探索了桑叶养鸡的新模式,从而打造了一个绿色生态产业链。合作社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等多项荣誉,成为行业的标杆。

  扶贫扶智彰显责任公益情怀温暖人心

  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她开设了免费的养殖培训班,为贫困户创造了就业机会,帮助660多户家庭实现了收入增长;在对口支援镇安县的过程中,她投放了3300多只蛋鸡,帮助600多人实现了就近就业。她还向留守儿童和敬老院捐赠了价值超过24万元的物资,并对秦岭环保协会等公益组织进行了慷慨资助。村民们感慨地说:“她赚了钱,却从不忘帮助乡亲们!”

  载誉归来再出发,续写劳模新篇章

  在北京的表彰大会上,肖养红与其他劳模们一同聆听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嘱托,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对劳动者的高度重视与关怀。回到家乡后,她迅速调整状态,全身心投入到蛋鸡养殖工作中。

  “作为全国劳模,我将持续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与资源纽带作用,以‘技术赋能+产业联动’助力乡村振兴,依托合作社搭建蛋鸡养殖实训基地,开展疫病防治、生态养殖等技术培训,带领乡亲增收致富,助力区域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肖养红计划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措施,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在闲暇时刻,她总是细心擦拭着奖章,并与村干部、种植户们分享在北京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与大家共勉。她表示,党和国家授予她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的极大肯定,更是对她的一种巨大鞭策。她将倍加珍惜这份荣誉,将在北京、省上、市上、区上受到的鼓舞转化为更强大的动力,持续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和资源纽带作用。

  肖养红获得表彰的喜讯传回家乡引发了热烈反响,乡党、养殖户、身边亲朋好友们纷纷表示,要以她为榜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创造美好生活加油奋斗。“我们鸣犊街道的肖养红同志作为全国劳模受到了表彰,这是鸣犊人民的骄傲。劳动最光荣,鸣犊街道将继续弘扬劳模精神,持续加快乡村振兴农业产业示范镇建设,全力谱写鸣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长安区鸣犊街道党工委书记闫薇表示。

  从“拔除贫困之根”的创业者到“引领共同富裕”的领路人,肖养红的创业历程虽然布满荆棘和挑战,但她始终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和持续向前的动力,用汗水诠释了新时代的劳模精神,更用实际行动证明:在辽阔的长安乡村,辛勤劳动与无私奉献终将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长安区融媒体记者:刘毅文 周鑫

编辑:长安融媒



主办: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  承办:西安广播电视台
联系地址:西安市曲江池西路60号 邮箱:xatv@xiancity.cn 新闻热线:029-8535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