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近日,长安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居民们在参与中感受端午节的独特魅力,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5月28日,韦曲街道春天花园社区开展“非遗端午 潮玩传统”主题活动,辖区居民欢聚一堂,共赴这场充满趣味与温情的端午之约。
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们讲述端午节的历史渊源、民俗文化,从屈原的爱国故事到端午挂艾草、佩香囊的习俗由来,随后的趣味问答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手工制作香囊过程中,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共话家常,一个个精巧的香囊逐渐成型,大家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针一线间,缝进的是对端午的祝福,是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粽叶飘香迎端午,翰墨丹青传温情。5月28日,王莽街道西王莽社区举办"墨香端午·笔韵传情"主题书法交流活动,通过文化联结、温情关怀与创新服务,为社区老人及新就业群体打造了一场充满传统韵味的节日盛宴。
老师们各显身手,相互探讨,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跃然纸上。二胡悠扬的旋律穿插其间,为书画创作增添艺术氛围,老人们在墨香与琴韵中重温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午餐时段,社区志愿者化身"美食管家",在养老餐厅精心准备了包含粽子、绿豆糕等传统美食的端午套餐,社区干部为老人们佩戴香包,寓意驱邪祈福,共享浓情端午。
为迎接端午佳节,5月28日,大兆街道开展“粽香传古韵,秦腔庆端阳”主题活动暨群众秦腔擂台赛初赛。120余位居民共聚文化广场,以传统习俗为纽带,绘就了一幅“邻里亲·社区暖”的生动画卷。
3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铿锵锣鼓声中,《铡美案》《潼关》等经典选段响彻广场,唱出了秦人的筋、骨、魂,本次群众秦腔擂台赛的曲目《家住陕西长安县》,更唱出了长安人的自豪与风采。比赛结束后,所有参赛选手合影留念。随后,工作人员为大家送上香甜的粽子和精美小礼品,为今天的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活动在铿锵秦韵中触摸文化脉搏,于盈盈粽香里传递邻里温情。
当粽叶的清香与孩子们的欢笑声相遇,当端午的传统习俗邂逅六一的纯真童趣,5月27日下午,黄良街道中街社区举办的“小手传大爱 欢乐庆双节”主题活动在仁村小学热闹开场,让孩子们在亲手制作艾草花束中触摸千年民俗,用稚嫩双手为社区老人送去节日温暖,谱写了一曲“一老一小”共享欢乐的动人乐章。
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变身手工艺人,专注地制作艾草花束门挂。与此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和教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从屈原的爱国故事到赛龙舟的热闹场景,从佩香囊的寓意到挂艾草的讲究,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随后,社区工作人员端出一盘盘晶莹软糯的粽子,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剥开青碧的粽叶,品尝着香甜的糯米,脸上洋溢着笑容。
五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西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开展“艾韵端午・手作传情”主题活动。
五台街道卫生院医师化身“养生讲师”,带来“艾草养生小课堂”。在创意手工环节,志愿者细致教学花束设计绑扎方法。居民们化身“国风设计师”,将翠绿艾草与娇艳鲜花巧妙搭配,再用香囊点缀,创作出一件件独具匠心的花艺作品。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主动为年长居民送艾上门,将花束小心悬挂在门楣,邻里温情伴着艾草清香悄然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