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长安区着眼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持续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关爱保护,深耕文明沃土,培育时代新人,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激活思政课堂 筑牢思想根基
长安区创新开展大思政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小学生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和文明校园创建等相结合,不断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形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阳春三月,以“传承雷锋精神 共建文明校园”为主题的长安区中小学2025年学雷锋大思政主题实践活动在长安黄河花园小学正式启动。“中国好人”、长安区“秦人之星”道德典型宣讲团团长何金鹏结合自身经历,为小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西安好人”、长安区道德模范王涛受邀走进郭杜街道宫字小学,为200余名师生带来学习雷锋精神宣讲。王涛通过讲述亲身经历和感悟,向同学们展示了雷锋精神的实质和内涵,鼓励同学们从小事做起,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此外,还有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及“五老”走进校园,持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亲身讲述故事,为孩子们筑牢思想根基。
此外,清明节期间,长安区各中小学组织学生前往革命历史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祭扫、敬献花篮等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在活动中体验全面、真实、生动的“大思政课”。
传统文化滋养 以文润心立德
以文明浸润童心,以礼德陪伴成长。长安区注重以传统文化活动浸润童心,不断丰富优化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以非遗传承、国学讲堂等主题活动为契机,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底蕴。
韦曲街道府北社区举办的“油纸伞下庆六一 非遗传承润童心”活动,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目光,孩子们用缤纷的画笔描绘多彩世界,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滦镇街道东街社区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志愿者,组织小朋友们开展“放飞梦想 ‘筝’舞蓝天”放风筝体验活动。在风筝装饰的创作中,孩子们描绘出色彩斑斓、充满童趣的风筝。通过放飞风筝,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端午节之际,郭杜街道北街第二社区走进辖区幼儿园,通过“讲、学、做”的形式,带领孩子们体验端午传统技艺。通过端午习俗小课堂,展示赛龙舟、挂艾草等传统习俗,并现场教孩子们学习编织五彩绳。沉浸式体验让非遗传承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童趣中焕发新生。
三位一体呵护 家校社协同守护
关心关爱未成年人,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全方位守护。长安区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关爱模式,通过开展家庭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等方式,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步。在郭杜街道北街第一社区举办“传承好家风·共筑幸福家”主题活动现场,通过儿童表演、故事分享、亲子创作等形式,共同感受家风文化的魅力,也见证了社区“家风亭”和“家风长廊”的全新亮相。
当法槌声在社区活动室响起,当红领巾遇上法庭,一场庄严的法治教育课正在韦曲街道神舟五路社区上演。韦曲街道神舟五路社区联合陕西玄凯律师事务所,精心策划“红领巾少年法庭”模拟庭审活动,以真实校园欺凌案件为蓝本,带领孩子们沉浸式体验法律的威严与温度,全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晴空。
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3月28日,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师生走进长安三小,为师生及家长带来一堂“小小心灵,大大能量”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涵盖情绪认知、压力应对、心理问题解决及调节技巧等内容,引导孩子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用阳光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正确处理成长中的烦恼,积极生活,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长安区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路上不断凝聚社会合力,用心用情用力为孩子们营造安全无虞、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让未成年人共同沐浴文明新风尚,在新时代蓝天下茁壮成长。
编辑:长安融媒